昨天,宣州这对双胞胎签了这份志愿书!

“把遗体捐赠出去,用于医学研究,既能帮助更多的人,也能让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7月1日下午3点,在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完字,来自济川街道东河社区的双胞胎姐妹樊涛、方缘如是说。

 

 

樊涛和方缘今年刚满18周岁,两个花季女生为何会早早签订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志愿书?

这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樊涛和方缘的父亲名叫樊泽民,是区检察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包保了水阳镇惠民村的七旬脱贫户唐人柏。联系帮扶唐老的几年时间里,唐老多次提到了捐献器官的想法,想让樊泽民帮忙问问怎么捐献。

在征得唐老家人的同意后,樊泽民联系到了区红十字会,帮助他完善各项手续。而他本人也对遗体(角膜)、器官捐献有了全面的认识,心中播下了捐赠遗体,贡献社会的种子。

 

 

2020年6月23日上午,唐人柏老人郑重地签下器官捐献志愿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感恩党、回馈社会。全程参与樊泽民感触颇深:“那一刹那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真的很伟大。”

当晚,樊泽民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方礼芹,方礼芹非常感动。“一位脱贫老人都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也去签!”

 

 

2020年7月31日,就在夫妻俩18周年结婚纪念日的前一天,他们携手签下这份“礼物”。“我们身为父母、子女,也是最普通的人,虽然我们没能为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但是一想到去世后可能为某个家庭、某个孩子带去生活的希望,就觉得我们今天的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我们送给彼此最珍贵的结婚纪念日礼物。”樊泽民说。

签订之前,夫妻二人也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女儿。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女儿不仅十分支持这件事,还表示也要参与。樊泽民则考虑到女儿年纪还小,说两人等成年后、高考完再决定要不要去做。

 

 

6月初,樊涛和方缘参加完高考后,再次和父母说起遗体捐献的事情。最终一家人商定,在7月1日,建党100周年这个具有伟大意义的日子里,签订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志愿书。

对于女儿能在建党100周年这样的日子签订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志愿书,夫妇二人感到很欣慰。“作为父母,从小到大,我们对她们的要求就是长大以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充满正能量的人,我们尊重她们的选择和决定。”樊泽民说道。

 

 

7月1日下午,在父母的陪伴下,在相关工作人员见证下,樊涛和方缘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来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证书,点赞他们一家四口的奉献精神。

最终,这颗捐赠遗体、贡献社会的种子,在这个家庭破土而出,长成苍天大树。“我们一家希望这个决定能够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实质性的帮助。”方礼芹说。

眼下,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并没有在社会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破除传统的伦理思想是自愿捐献遗体(角膜)、器官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你我从认识层面上突破这精神枷锁,才能正确对待器官捐献问题。樊泽民一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这个难题的答案:突破思想,“放开”自己。其实,他们也告诉了我们,这未尝不是活下去的另一种方式。

2021年7月8日 11:02
浏览量:0
收藏